自我认知提升:啥是“辉格史观”?

摘要: 简单讨论下辉格史观

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辉格史观(Whig History)。

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想法?

“唉,古人真是太落后了,怎么会相信天圆地方呢?”
“我们现在的技术、制度和思想,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顶峰!”
“历史不就是一部不断进步,最终走向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的光明史诗吗?”

如果这些念头曾在你脑海中闪过,那么你可能在不经意间,已经掉入了“辉格史观”这个思维陷阱里。别担心,这很正常。笔者也常常需要提醒自己,要从这个看似正确的视角里跳出来。

1 辉格史观:胜利者决定的剧本

首先,来做个溯源。“辉格史观”这个词,来源于19世纪英国的一个政党——辉格党。当时,一些辉格党的历史学家在撰写英国历史时,不自觉地带入了一种强烈的主角光环。

在他们的笔下,英国的历史不再是杂乱无章的事件堆砌,而是一部目的明确、情节清晰的大戏。这部戏的主题就是为了实现「伟大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民主而奋斗」。

所有推动了这个进程的人物和事件,比如《大宪章》的签订、光荣革命的成功,都被描绘成推动历史进步的英雄和“高光时刻”。而那些国王、贵族或者反对变革的势力,则通通被打上了“反派”、“保守派”、“历史绊脚石”的标签。

简单来说,辉格史观就是一种把历史看作是「持续、线性、必然地走向当今的美好(尤其是自由和启蒙)」的观点。它就像一个早已写好结局的剧本,历史中的一切,都是为了给今天的完美结局做铺垫。

2 辉格史观的特征

辉格史观之所以那么有迷惑性,是因为它常常以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面孔出现。笔者在这里斗胆总结一下它的几个核心特征:

2.1 以今论古

这是辉格史观最核心的特点,是用我们现代人的价值观、道德标准和知识水平去评判古人。

这就像我们嘲笑一个秦朝的将军居然不知道用AI来排兵布阵一样,听起来很荒谬,但我们却时常这么做。我们忘了,历史人物是在他们特定的、充满局限的「当下」做出选择的。他们的世界里,没有我们的常规答案。

2.2 线性进步论

在辉格史观看来,历史发展的道路只有一条,就是通往我们现在的这条路。其他所有失败的、走偏的、被淘汰的道路,都被视作不值得一提的弯路或死胡同。但真实的历史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,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和分岔路口。我们今天所处的位置,只是千百万种可能性中的一种,充满了偶然性,并非「命中注定」。

2.3 英雄史观

辉格史观特别喜欢将复杂的历史简化为好人与坏人的斗争。它把历史的进步归功于少数几个先知或英雄,而忽略了背后庞大的社会结构、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的变迁。这让历史变得简单、好懂,但也抹去了历史的复杂性和深刻性。

2.4 目的论

这种史观假设历史有一个预设的终极目标,而这个目标恰好就是我们当下的社会形态。这是一种非常傲慢的视角,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极大简化。

3 辉格史观的真实案例

在很多科普读物里,科学史被描绘成一个“天才接力”的故事:

哥白尼推翻了托勒密错误的地心说;伽利略用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正确;牛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;最后爱因斯坦又推翻了牛顿的“局限”,建立了相对论。

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辉格史观叙事。它将科学史描绘成一个不断纠错、逼近唯一真理的过程。

但这样做的问题在于,它严重低估了像地心说这样的“失败理论”在当时的历史价值。在那个时代,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精密的数学系统,它能够相当准确地预测行星的运行轨迹,并且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都非常好用。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愚昧错误,而是在当时人类文明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智力成就。

我们只有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,才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坚信它,以及推翻它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和智慧。真实科学的进步,不是一条直线,而是一棵枝繁叶茂、不断分叉、甚至会走入死胡同的大树。

4 辉格史观有什么不好?

聊了这么多,可能有人会问:这么看历史不也挺好吗?简单、正能量、催人奋进。笔者认为,认知到辉格史观的片面性,对我们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都至关重要。

  1. 如果我们总认为自己站在历史的终点,就容易对过去产生一种廉价的优越感,对未来失去敬畏心,甚至对他人的不同选择(无论是其他文化还是个人)产生偏见。
  2. 历史学家的任务是理解过去,而不是「审判」过去。辉格史观为了服务于「进步」的宏大叙事,会选择性地裁剪史料,忽略那些不符合剧本的复杂因素,让我们离真实的历史越来越远。
  3. 如果我们只关注历史中的「成功者」和「胜利路线」,我们就会错过那些同样宝贵的失败案例。在技术研发中,我们都知道复盘失败项目和学习成功经验同样重要。历史也是如此。

5 总结

写到这里,笔者想强调的是,认识到辉格史观的局限性,并不是要我们去否定进步本身。我们当然要拥抱技术的发展、思想的启蒙和社会制度的完善。

我们所要警惕的,是那种将「进步」视为理所当然、视为唯一叙事的思维惰性。

真实的历史,是充满了泥泞、挣扎、偶然、反复和多重可能性的。下一次,当我们回顾过去,无论是技术的演进,还是人类的文明史时,不妨多问自己一句:

“在当时的情境下,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做?除了我们看到的这条路,是否还曾有过其他的可能性?”

保持这份谦逊与好奇,或许能让我们对历史有一个更深刻、更全面的认识。

自我认知提升:啥是“辉格史观”?

https://nerozac.com/2025/10/15/辉格史观/

作者

Jiawei Li

发布于

2025-10-15

更新于

2025-10-15

许可协议